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1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南古籍善本观之我见

[复制链接]

1203

主题

1748

帖子

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古币
2136021908
贡献
912
银币
50140
在线时间
4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13: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lign=left]中国古籍版本学近几十年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在越南古籍的收藏、研究中,我觉得有必要把中国古籍版本学的“善本”观引入越南古籍研究中,以便把普通越南古籍与善本古籍区分开来,是大家知道什么是普通之本,什么是真善之本,这样有助于推动越南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向前发展。“善本”是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善本书的标准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没有铁定的标准,但也并非没有衡量的尺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关部门在整理《中国古籍善本书总目》时,就听取了许多专家的意见,将善本书的标准定为“三性九条”。[/align][align=left][size=16px]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94c00008e77ce0f9594?from=pc[/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94c00008e7825be3423?from=pc[/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以此“三性”为原则,延伸出下列具体可操作的“九条”:[/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第一,元代或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第二,明代刻印或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的除外);[/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第三,清代乾隆及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第四,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第五,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第六,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第七,辛亥革命前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刻本、抄本;[/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第八,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第九,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痰念杂”荆刑厣蛴星妆侍饧堑摹/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凡是符合上述九条细则之一者,可称为善本书。[/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94e000095309a42b160?from=pc[/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越南古籍研究中我觉得“三性”可以引入,( “三性”:一是因其书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二是因其书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具有的“学术资料性”,三是因其书雕版印制考究、插图等精美而具有的“艺术代表性”。 )这同样适用与越南古籍。但“九条”的标准,就不能完全照搬了,需要因地制宜。[/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一是全套的印本皆可入善。如珍贵的河內成文堂嗣德十二年(1859)委托广州福文堂刊本《医学入门》七卷九册大全套(罕见的越南大部头成套古籍、在册善本、品相完好、刻印精美、千余页黄棉纸精印)在越南古籍中实属罕见,又是中国广州书坊成文堂代刻本,属于中国外销书,代刻本目前存世不多,双牌记具有特别的意义,使本书一身多重身份,为研究中越刻书传承和刊刻销售情况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可以视为善本。[/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二是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代表性,刻印精美的残本皆可入善。越南古籍存世较少,如果用全套、足本的标准去苛求,恐怕就沒多少善本了,结合自己的收藏实践,我认为应放宽标准。以残本入善,这是个新观念,也是根据越南古籍存世量少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如越南阮朝开国第一朝嘉隆九年(1810)刻本《龙舒净土文》虽残存前半部,但它是嘉隆九年(1810)刻本,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流传到中国的最早越南刻本,同时,六个序言,从宋代到明崇祯,到黎朝永盛七年(1712年),再到越南嘉隆九年(1810)刻本,千余年年,中国和越南数个版本之间的关系传承有序,反映了从家思想到古籍刊刻中国对越南都存在巨大影响,研究价值较大,时间早,存世较少,流传稀少,可列为善本。[/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三是书写水平高,学术研究价值大的稿抄、批校本可入善。手抄本存世较多,不可能都入善,需要择优入善。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珍贵、较为少见的稿本、抄本及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本可视为善本。[/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四是在印刷上能反映越南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越南文学珍本!河内致中堂嗣德庚午(1870)年刊本《二度梅歌演歌》,版本珍罕、无著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二度梅歌》的最早印本,14幅精美人物版画栩栩如生,是越南古籍中的人物版画的上品,可列为善本。又如越南启定八年(1923)南与河原版、安仙侣佳丽化善坛重刊《万宝国音真经》(极为稀少的两页带版画红印牌记、越南国内公藏仅一种)可列为善本。[/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五是越南民主共和时期,一些精抄精印本,作为一个时期的代表,也可入善。如下面的民主共和时期的陈朝显圣文讚,是越南一个重要的神的文献,对民族俗信类有重要研究价值,书写水平高、字迹工整、又是精抄本,可视为善本。这条与中国古籍相比,时间向后推了几十年。[/size][/align][align=left][size=16px]六是孤本无论全本和残本,皆可入善。如孤本!无著录!中越文化交流史上的珍品——嶺南耆,愛國華僑、抗日志士、教育家伍羲于庚申(1920)年在越南河内吴氏滨南精舍刊刻的红印本《书法间架结构举偶》,纸张洁白细腻,是二十世纪初旅居越南的中国华侨刻书精品,从中可以見知華僑在越南的社會教育狀況,还可以補充嶺南近代文人的生平資料,是中越文化交流史上的不可多得的刻书精品,有着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史料收藏价值,孤本,无著录,可列为善本。以上是我的一些初步想法,抛砖引玉,供专家们参考,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完善。[/size][/alig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籍站-古书/古籍免费分享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4-6-2 15: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