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秘籍 发表于 2021-5-22 14:18:01

《经典之门》|一本书教你读懂古籍,更爱中国

那些离我们千年之远的古籍经典还要不要阅读 ?怎样阅读?读过之后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帮助?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总萦绕在你的脑海?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c15e621f223c48f782ae7768ca99753d?from=pc

《经典之门》是我读到的一本可以系统回答这些疑问的好书,如果你还纠结于古典文学阅读的门槛不好迈,那么不妨借这本导读书籍带你入门。《经典之门》的文学篇,从《诗经》开始,按照年代的顺序,先后选取了12本古籍。这其中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元曲》,也有深刻影响小说发展的《搜神记》,还有对中国人的启蒙教育作出深远影响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可以说没有一篇不经典。既然是导读书,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用简洁的篇幅向读者介绍出典籍的精华所在,进而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和《古文观止》这三篇的内容。《世说新语》:与他人共情比霸气外漏更动人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当下的人们似乎普遍缺乏同理心 , 一言不合就开怼,个个都是暴脾气 。其实追求个性与自由本无可厚非,在中国古代两晋时期的文人墨客中也多有豪放之人,但那时的狂放却是有风骨的。https://p1.pstatp.com/thumb/novel-images/5be368398915289a563954f9d8f03692
免费试读
世说新语(精装典藏本)
(南北朝)刘义庆编撰
出版/名著经典/古典名著 已完结 13.40万字






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ef21ac5bae8c4c67b9407702f0fddc35?from=pc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这是《世说新语》中很有名的一段故事,说的是贵为虎将的桓伊,甘于下车为倨傲的王徽之吹奏。导读的篇末作者这样总结道:桓伊因王徽之性情的超凡脱俗 ,而与之惺惺相惜,不以为逆。精神的契合,泯灭了世间一切的隔阂与礼节,千载之下我们仍能听到那笛声悠扬。所以,欲知何谓“魏晋风骨”,怎可不读《世说新语》呢?《梦溪笔谈》:填补知识空白《梦溪笔谈》的作者是沈括,但沈括其人以及《笔谈》这本书的详情,恐怕很多人和我一样并不特别了解。沈括是北宋钱塘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宋史》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fcf574f5fb0b43a9a98aa9eefcfd1087?from=pc沈括画像
沈括本人负责过改制浑天仪和编修新历,在两浙地区兴修过水利。熙宁8年,他还受命出使辽国,与辽人谈判过边境问题。此外他还参与过国家财政、税收制度的制定工作。https://p1.pstatp.com/thumb/pgc-image/RAQKAil73xJll9
免费试读
梦溪笔谈
【宋】沈括(出版)
出版/名著经典/古典名著 已完结 12.64万字






《梦溪笔谈》正是沈括广博学问的全记录。书中涉猎范围广泛,自然科学方面,包罗了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理、地质、生物、化学、建筑、工程、医药等科学内容;人文科学方面,记录了古今文学艺术、史学考证、语言文字、音乐绘画等的资料;政治兴革上,他对制度沿革、外族兴衰、名臣言行等,也有记载和评议。看过上面的这段介绍,我确信对沈括这位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以及他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我个人真的失敬了,而《经典之门》的这篇导读,无疑为我填补上了这个知识盲区。《古文观止》:写作的最佳范本“我手写我口”是当下流行的语言表达方式,但口语必定不能作为文章的全部,否则,便无文采可言。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的白话文还得从文言文的母体中汲取养分,从而传神写意,挥洒自如。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有点尴尬的小故事,蒋勋在细说红楼梦的音频课中曾提及,当下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不读《红楼梦》是因为他们觉得书中的文言文读不懂。而事实上,《红楼梦》中除了一些诗词歌赋外基本都是白话行文,并没有太艰涩的文言。可见,优美的古文真的被现代人搁置得太远了。https://p1.pstatp.com/thumb/novel-images/6a779fa7abf7d75b100a6ae3a7d6ca13
免费试读
古文观止(全集)
吴楚材、吴调侯
出版/名著经典/古典名著 已完结 45.11万字






《古文观止》最初的编撰始于清朝,原本就是教书先生平日课业的教材。正如导读文章中作者所言,如果大家能够精读其中的四五十篇,领略语感,掌握行文技巧,自然就可以驭文有术,更不会闹出读不懂《红楼梦》文本这样的笑话了。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dfc1636b0d614a58990b6c466aefa7e7?from=pc

《经典之门》文学篇,@华夏人文历史集合了两岸三地多位著名的学者执笔,他们从自己多年深入研究的领域出发,讲解《诗经》到底从何而来?《楚辞》究竟美在哪里?唐诗为何从流传的五万多首精简成诗三百?每一篇导读文章的取向不同,但阅读之后,或者从版本学的意义、或者从具体的阅读方法、甚至是纠正一些对经典本身的误读和误传,凡此种种你‬都将‬有所收获。#读书跨年季#重启对经典古籍的敬畏之心,点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所爱,《经典之门》这本书做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之门》|一本书教你读懂古籍,更爱中国